前列腺癌骨转移,该如何治疗?

骨转移是某些实体瘤的常见并发症,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就是最常发生骨受累的肿瘤类别。骨骼是前列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 90% 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都有骨转移。而且,一旦肿瘤转移至骨,目前几乎无法治愈。

骨转移的危害

大部分进展性前列腺癌患者最终都会出现骨转移,最常转移的部位有脊柱、骨盆和肋骨。

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后,会导致骨代谢紊乱,出现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动增强,从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硬化性或成骨性病变。病理性的破骨细胞活动,往往伴随着骨相关事件、疾病进展,甚至死亡。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疾病负担很重,因为病人往往表现为严重骨痛,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脊柱不稳、脊髓压迫等相关并发症。

骨转移的治疗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姑息疗法。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预防和降低骨相关事件(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针对前列腺癌的骨转移,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

  • 内分泌治疗;
  • 化疗,用于激素抵抗前列腺癌的治疗;
  • 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这是目前新的治疗方法;
  • 双膦酸盐治疗,可作为基础治疗,与化疗、放疗、手术、内分泌治疗等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骨破坏,缓解骨痛,预防和推迟骨相关事件的发生;
  • 放疗;
  • 外科治疗,即切除骨转移灶后再重建。

骨转移按照不同特征主要分为四类:

  • I 类是经评估原发前列腺癌预后良好,单发骨转移,发现原发灶至出现骨转移灶之间的时间超过 3 年;
  • II 类表现为主要长骨(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属于长骨)发生病理性骨折;
  • III 类是主要长骨或髋臼周围有即将发生病理骨折的影像或临床征象;
  • IV 类为多处成骨性转移灶,非负重骨(如腓骨、肋骨、胸骨、锁骨等)上的溶骨性或混合性转移灶,主要长骨上的溶骨性病变而暂无骨折风险者,位于髂骨翼、骨盆前部或肩胛骨的病灶(不包括I类患者)。

不同类别的患者治疗方案不同:

  • 所有的前列腺癌骨转移 I、II、III 类患者都应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再进行其它辅助治疗;
  • 第 IV 类患者应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即内分泌治疗、化疗、双磷酸盐治疗、靶向和免疫治疗、放疗及癌痛治疗的综合个性化治疗。治疗后应仔细评价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等疼痛的控制,如果保守治疗结束后疼痛仍持续达 2 个月或影像学显示病变继续进展者,需要再次评估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期间的定期随访

前列腺癌骨转移开始治疗后,推荐每 3 个月对患者进行 1 次随访,随访项目包括查体、血PSA、血常规、肝肾功能、碱性磷酸酶等,推荐进行常规 X 线检查,必要时可考虑 CT 或 MRI 检查。

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 PSA 升高及其他症状者,建议行骨扫描、B 超和胸部 CT 等检查。但当患者为激素非依赖型时,随访应更密切,建议个体化随访方案。

止痛治疗

除了这些方法,止痛治疗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根据疼痛的轻中重度可以分别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消炎痛栓、凯纷注射液)、阿片类阵痛药(杜冷丁、强痛定、吗啡等)。

癌痛的治疗还是要强调个体化,针对患者个体不同的疾病阶段和不同的疼痛程度采用个性化的治疗,务必将患者的疼痛减轻到最低限度。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前列腺癌骨转移,该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