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指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疗法

肺癌如果能早期发现,治疗效果往往比较好,甚至可能治愈。

2018 年 4 月 21 日,我国权威的专业肿瘤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更新了肺癌指南,给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带来了一些好消息。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微创手术获益更多、创伤更小;

2)手术后使用 EGFR-TKI(全称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目前主要的一类靶向药),进一步延长生存;

3)部分 IIIA 期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前接受辅助治疗,需要多学科专家一起讨论决定。

在详细说明之前,先向您介绍一下,下文中提到指南的推荐意见时,会附上 “证据级别”,它标志着支持这条推荐的证据强度。1 类证据是指有充足研究证据、专家也形成共识(1A)或仅有小争议(1B);2 类证据是指研究证据不充分,但专家有统一认识(2A)或争议不大(2B)。

一、微创手术——疗效更好、损伤更小   

早期肺癌首选手术,术后十年生存率超过90%。但很多患者对“开胸取瘤”心怀恐惧。其实,近年来很多肺癌手术是在胸腔镜下开展的。

新指南推荐,适宜手术的患者,医生可以考虑微创技术下的手术,包括胸腔镜或机器人辅助(2A 类证据)。

微创手术对早期肺癌的效果最好,比传统手术耗时短、出血少、恢复快。目前最先进的单孔胸腔镜手术切口只有一个,而且只有 3 厘米,很多曾被认为“不适宜手术”的老年患者,能耐受微创手术。

二、术后靶向治疗——进一步延长生存

目前,EGFR-TKI 已经是晚期肺癌的一个主要治疗手段,但早期肺癌患者该用吗?业界还没有结论。

新指南推荐,手术后有淋巴结转移的 NSCLC 患者,如果 EGFR 突变阳性,术后可以吃 EGFR 靶向药(2B 类证据)。

这是基于 2017 年两项中国研究的结果(ADJUVANT 和 EVAN 研究)。

那么,这种情况靶向药该吃多久呢?目前还没有定论,现有研究大多采用 2 年维持治疗。

三、部分 IIIA 期患者,手术前可以考虑先给辅助治疗

同为 IIIA 期 NSCLC,治疗却可能大不相同。如果能完全切除,推荐先手术,术后接受化疗(1 类证据);如果不能手术,可以做根治性同步放化疗(2A 类证据)。

新指南推荐,部分 IIIA 期 NSCLC 患者,医生可以考虑在手术前给予辅助治疗,可选化疗、联合放化疗、化疗+同步放化疗等(2B 类证据)。

目前有研究(INT0139)表明,接受术前辅助治疗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可能延长(12.8 个月对 10.5 个月)。但也有多项研究没有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哪些患者适合接受这种治疗,您还需要听取医生的意见,有时候需要多学科专家一起讨论决定。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请点击相关阅读:

共同审核: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廖日强副主任医师 董嵩医生 张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