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肺癌?

  全球范围内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众癌之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确诊时70%以上为局部晚期和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内科治疗或联合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近十年来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厄罗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由于其针对敏感人群疗效高、缓解快、毒性低、耐受性好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给很多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但是近些年此类药物的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安全相关问题,主要涉及一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适用于存在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也可作为EGFR野生型患者化疗后挽救治疗(但疗效低)。目前尚无证据用于早期肺癌患者术前、术后治疗。
  二、基因检测的疗效预测意义: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EGFR突变阳性者对吉非替尼的有效率为70%~90%,而野生型患者的有效率仅为1-10% ,因此筛选可能受益人群意义重大。
  三、服用注意事项:口服给药,注意与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苯妥因、卡马西平、巴比妥类或圣约翰草)合用可降低疗效。在接受该品治疗期间,应建议哺乳母亲停止母乳喂养。尚无该品用于儿童或青春期患者安全性与疗效的资料,故不推荐使用。肺癌的靶向治疗一直是新老药物的交替使用,目前正在研发当中的安卓健,司美替尼等等就是这方面的希望,针对肺癌的RAS基因突变,安卓健的一期临床试验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四、常见毒性及相关处理: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相似的皮肤不良反应谱,常见的表现包括干燥病(皮肤干燥)、瘙痒、脱屑、指甲/甲周改变(通常为甲沟炎)、毛发生长异常(通常表现为脱发、睫毛粗长或面部多毛)以及毛细血管扩张(通常表现为小血管的膨胀以及色素沉着),而丘疹脓疱型病变(即粉刺或痤疮样皮疹)是最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60%-80%。部分患者出现食欲不振、肝功能异常,仅有1-3%患者会发生药物所致间质性肺炎,可能危及生命。
  有关EGFR-TKIs减量或停药的专家建议
  1、 EGFR-TKIs减量或停药须作为Ⅲ度皮肤不良反应治疗失败后的最后选择, 厄洛替尼可减至100mg/日,吉非替尼可250mg隔日一次,只有皮肤反应持续2~4周无法清除才中断治疗。
  2、 EGFR-TKIs停药期间,对皮疹的治疗不能停止。因为皮疹可能持续很多时间。
  3、部分患者仅需暂时停药,待皮疹改善后即可继续用药。
  预防措施
  1、嘱患者减少日晒时间,注意避光。因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所致皮疹多属于光敏性皮疹,可致暴露于日光部分的皮疹更为严重。
  2、每天保持身体清洁及干燥部位皮肤的湿润。勿接触碱性和刺激性强的洗漱用品,沐浴后涂温和的润肤露或硅霜、维生素E软膏以预防皮肤干燥。
  3、建议使用SPF>18的广谱防晒用品。
  4、有趾甲倒刺(逆剥)的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甲沟炎及局部增生反应,EGFR-TKIs治疗期间需改变足部受力习惯、穿宽松、透气鞋;EGFR-TKIs 治疗前一周即 热温水泡足(在用药中继续)或食用盐+水+白萝卜片(或花椒)(煮沸)泡足后涂抹 护肤物或硅霜可预防足部皮疹的发生。积极治疗足癣。
  皮疹、皮肤干燥及搔痒的处理方法
  1、轻度毒性:患者可能毋需任何形式的干预,亦可局部使用皮炎平、氢化可的松(10%或25%软膏)或氯林可霉素(10%凝胶)、红霉素软膏。对皮肤干燥伴搔痒者,可予薄酚甘油洗剂每日两次或苯海拉明软膏涂搔痒局部。不应因轻度毒性而更改EGFR-TKIs 剂量。2周后对皮疹程度再次评价,若情况恶化或无明显改善则进入中 度毒性处理。
  2、中度毒性:局部使用2、5%氢化可的松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并口服开瑞坦,对皮肤干燥伴搔痒者,可予苯海拉明软膏或复方苯甲酸软膏涂搔痒局部,每日1-2次。 有自觉症状者应尽早口服美满霉素(强力霉素)100mgBid, 其目的在于利用美满 霉素的非特异性抗炎样作用。2周后对皮疹再行评估;若情况恶化或无明显改善则进入下一级处理。
  3、重度皮疹:干预措施基本同中度皮疹,但药物剂量可适当增加。必要时可予冲击剂量的甲强龙,并可减少EGFR-TKIs 剂量;若合并感染,则选择合适抗菌素进行治 疗,如头孢呋辛250mgbid,2~4周后不良反应仍未充分缓解,则考虑暂停用药或中止治疗。
  五、购买途径:建议正规医院或药店购买,不要在网上或其他途径购买仿制品(如:印度生产仿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