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同步放化疗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均居前三位的癌症,目前NCCN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指南推荐采用同步放化疗作为局限型小细胞肺癌与局限性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治疗。大量研究的表明,放化综合治疗优于单纯放疗、单纯化疗,并且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放化疗。然而,采用不同化疗方案无疑会对临床结果产生影响,NCCN推荐局限型小细胞肺癌标准化疗方案为EP(顺铂/依托泊苷),局限性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为EP或者TP(紫杉醇/顺铂)。

  肺癌同步放化疗的优点:
  1、使同样照射剂量比单纯放疗获得更高的肿瘤细胞杀灭率;
  2、顺铂可增加放疗诱导的DNA损伤,并抑制肿瘤细胞的亚致死性损伤的修复,且依托泊苷本身也可诱导DNA双链断裂,杀死更多肿瘤细胞。
  3、细胞动力学干扰,即增殖状态和细胞周期敏感性阶段的细胞比例的增加,增加射线对肿瘤杀灭作用;
  4、肿瘤体积下降和血液供应改善,导致再氧合和修复,增加了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增加了药物的运输和摄取。
  5、同步放化疗既可抑制原发病灶,又可同时杀灭潜在的远处亚临床转移病灶。
  有研究显示,同步放化疗使晚期肺癌的中位生存期增加了10个月,总生存率提高了6%,然而,这些进步所付出的代价是增加了正常组织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对于肺癌来说,最常见是放射性肺炎、食管炎。传统同步放化疗3、4级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其发生率为25%-30%。为此,我们一直在探寻:是否存在提高生存率的同时,也降低肺部周围正常组织放射损伤的更先进的放疗方法。
  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的出现给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TOMO是采用放疗照射与CT同源的影像引导放疗系统。TOMO放疗可使放疗剂量集中在肿瘤部位,大幅度地减少其周边正常肺组织和重要器官的损伤。TOMO配合4DCT呼吸时相融合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呼吸动度的控制,极大地放射治疗的精准度,保证了肺癌在治疗过程中病灶不脱离靶区,减少了正常肺组织的照射体积,明显减少了并发症和副反应。国内外研究初步显示TOMO放化疗相较三维适行放疗及常规放疗,严重放射性肺炎、食管炎发生率大幅度下降,提高了肺癌患者肿瘤局控率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