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诊原发性肝癌?

  肝脏超声检查和AFP检查只能作为原发性肝癌的初步筛查,确诊肝癌有其严格的规定:

  病理学诊断标准:

  1、肝脏占位病灶或者肝外转移灶活检(B超或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或手术切除组织标本,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HCC,此为金标准。

  2、临床诊断标准:在所有的实体肿瘤中,唯有HCC可采用临床诊断标准,国内、外都认可,非侵袭性、简易方便和可操作强,一般认为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即慢性肝病背景,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血清AFP水平;但是学术界的认识和具体要求各有不同,常有变化,实际应用时也有误差,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既往的国内标准和临床实际,专家提议宜从严掌握和联合分析,要求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1)+(2)a两项或者(1)+(2)b+(3)三项时,可以确立HCC的临床诊断:

  (1)具有肝硬化以及HBV和/或HCV感染(HBV和/或HCV抗原阳性)的证据;

  (2)典型的HCC影像学特征:同期多排CT扫描和/或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显示肝脏占位在动脉期快速不均质血管强化,而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洗脱。

  ①如果肝脏占位直径≥2cm,CT和MRI两项影像学检查中有一项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即可诊断HCC;

  ②如果肝脏占位直径为1-2cm,则需要CT和MRI两项影像学检查都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方可诊断HCC,以加强诊断的特异性。

  (3)血清AFP≥400μg/L持续1个月或≥200μg/L持续2个月,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FP升高,包括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继发性肝癌等。

  病理学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据适用于肝癌的诊断,但病理学诊断特别是B超或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如出血、感染、针道的种植转移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倾向于临床诊断,但对于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的则必须采取病理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