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移植后要吃抗排异药物?要吃多久呢?

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后,不需要口服抗排斥的药物。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后,需要抗排斥药物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把供者的干细胞,输入到患者的体内,然后这些干细胞,在患者的骨髓内生长,可以发育形成,成熟的造血细胞。在这个过程中,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早期,供者的干细胞,刚输入到患者体内的时候,由于供者的干细胞与患者的细胞表面的标志是不一样的,所以患者的免疫细胞,会把患者的免疫细胞认为是异物,要把它消灭掉,这时候就会产生排斥反应。所以在移植的早期,我们一定要用抗排斥反应的药物,以便使得供者的干细胞,能够在患者的骨髓内顺利的成长。

第二个阶段就是,供者的干细胞在患者的体内生长以后,生成了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它的表面标志与患者的细胞表面标志也是不一样的,他会把患者的细胞认为是排斥物,所以要把它消灭掉,因此也会出现排斥反应。比如说会攻击患者的皮肤,黏膜、攻击患者的肝脏等等,引发相应的表现,这时候也要吃抗排斥的药物,使得供者的免疫细胞,不要去攻击患者的细胞,或者是攻击能够减轻。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可能发生两类免疫反应:

  1. 移植物被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物质,产生排斥反应,导致移植失败;
  2. 供者骨髓或造血干细胞中的免疫活性细胞,攻击患者细胞和组织,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

移植物抗宿主病通常是在移植后发生,根据时间可分为超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

  • 在移植后 10 天之内发生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称为超急性或爆发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病情较为凶险;
  • 在移植后 100 天之内发生的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主要表现为皮疹、腹泻、黄疸;
  • 发生在移植 100 天后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抗排异药物能够减弱体内的排异反应,防止或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根据患者原发病的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医生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抗排异药物及服用量。

血液病患者骨髓移植后,如果没有明显的排异反应,最早也需要6个月才可以停用抗排异药,大多数病人在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停掉抗排异药物。如果排异反应一直存在,则需要一直服药。

相关推荐

M2型白血病怎么治疗

M2型白血病属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即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8种类型,从M0-M7这8个类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为什么移植后要吃抗排异药物?要吃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