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如何进行锻炼?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方式目前已有很多,本文主要指接受了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如何进行患侧上肢的术后锻炼。尽管目前的锻炼方法很多,但都大体相似;患者及家属在网上检索的内容也比较繁杂,我们在此提供三种主要的锻炼方法。

  第一种方法: 简单明了。术后24小时,活动腕关节;术后1~2天,练习伸指、握拳简单动作;术后2~3天,练习屈肘屈腕,坐位屈肘前臂伸屈动作;术后3~5天,用患肢手摸同侧耳和同侧肩;5~7天,练习肩关节抬举、屈曲肩关节抬至90度;7~10天,练习患肢上举,进行“爬墙”运动,以后逐日增加运动量;10天后,练习“吊环”运动,每日数次。

  第二种方法: 专门针对上肢功能锻炼的健身操,由专科护士指导进行。

  第三种方法: 将乳腺癌术后的功能锻炼分为卧床期、下床活动期及出院后期。

  1、卧床期的功能锻炼:为术后1-3天,主要应锻炼手、腕部及肘关节的功能,可做伸指、握拳和屈腕屈肘等锻炼。

  2、下床活动期的功能锻炼:为患者开始下床活动至出院时为止的期限。锻炼的方法为:(1)术后的3-4天,患者可坐起,开始进行屈肘运动;(2)术后5天解除固定患者上肢的胸带后,可练习患者手掌扪对侧肩部及同侧耳部的动作;(3)术后9-10天以拆除切口缝线。此时,可锻炼抬高患肢上肢,将患侧的肘关节屈曲抬高,手掌置于对侧肩部。初时可用建侧手掌托扶患侧肘部,逐渐抬高患侧上肢,直至与肩平;(4)术后14天,练习将患侧手掌置于颈后,使患责侧上肢逐渐抬高至患者自开始锻炼时的低头位,达抬头、挺胸位、进而能以患侧手掌越过头顶并触摸对侧耳部为止。为了扩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此时还可做扶墙锻炼,加强抬高患侧上肢的功能。

  3、出院后上肢功能的锻炼:患者出院后,应继续坚持患肢的功能锻炼:(1)上肢旋转运动:先将患肢上肢自然下垂,无指伸直并拢。自身体前方逐渐抬高患肢至最高点,再从身体外侧逐渐恢复原位。注意上肢高举时要尽量伸直,避免弯曲,动作应连贯,亦可从反方向进行锻炼;(2)上肢后伸运动:患者应保持抬头挺胸。此外,患者还可在日常生活中制定提、拉、抬、举、物体的各种负重锻炼,以增强患侧上肢的;力量,使其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以上锻炼要求每天锻炼1-3次,每次30分钟。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应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对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酌情减少或延缓锻炼时间,但不可停止练习。

  我们的经验:患者术后,大体上要以上面的说法为理论依据,进行合理的上肢功能锻炼。但同时也要注意:

  1、上肢功能锻炼必须遵循循著渐进,决不能操之过急;

  2、功能锻炼的目的是让上肢功能保持良好、减少水肿、血栓、运动受限等问题,但早期活动一定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那样会影响术后伤口的愈合,势必引起新的问题;

  3、部分乳腺癌患者术后对于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视程度可能偏高,导致其锻炼过度,造成新的问题;

  4、由于手术技术的提高,绝大部分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都会得到很好的康复;

  5、远期还应该注意,患侧上肢避免剧烈活动、提重物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