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误诊的那些事

  说起误诊,真是有无数话想说。从医十几年,漏诊和误诊比比皆是,而且不少还发生在自己身边。就说几件事情贻笑大方吧。
  当年大学最后一年回到家乡的地区医院实习,不少长辈已然把你当成医生,仿佛你无所不知,什么头痛脑热都会来问一下,有一个与我们家关系很好的桂林叔叔他患有痛风,平时左足拇趾疼痛,但有一段时间疼的非常厉害,走路都有困难,于是有一次去他家时他问起我怎么回事?我想当然的以为是痛风发作或者没有控制好,于是乎我就说了些关于饮食控制以及药物治疗的事。过了两周叔叔告诉我他实在痛的受不了,去了一趟医院,结果检查发现是骨折了,后来查阅资料知道痛风足是很容易发生骨折的。
  还有一个亲戚,长期吸烟熬夜,年龄五十余岁,几年前说自己有腿脚麻木以及头晕的症状,由于他还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当时都误以为是这些疾病引起的症状。头晕也进行过头部MR的检查也未发现异常,考虑只是血压高的表现。就在最近这个亲戚到北京出差之时,却被同事发现口齿不清,被送往北京某家大医院,经检查发现其一侧颈动脉完全闭塞,颅内也有多处梗塞灶。虽不是致命的部位,但可能对其记忆功能带来损害。同时也发现双下肢多处动脉存在狭窄闭塞的情况,可悲的是由于其曾患有胃病史,当地医生慎重起见,只给予波立维,而不能给予阿斯匹林。
  去年底有一个初中同学给我打电话说起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情,她在打羽毛球的时候突然摔倒崴脚,因为疼痛到某大医院就诊,第一次拍个X光后说外伤不碍事,配点外用药局部治疗即可;但一周后因为症状未有缓解再次来院换了一个医生连检查都没做,看了一眼就说疗程还没到继续用药吧。再过一周情况还是很严重,原本还要去那个医院,却由于交通拥堵换了一家医院,结果一做MR发现是跟腱断裂。最后只能手术治疗但效果却不满意。
  这些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可以说只要你注意我们身边就有不少这样误诊漏诊的例子,虽然病种不同,情况各异,但其中误诊的思维却有共通性。
  首先是我们对疾病了解太少,比如第一个例子是很多医学生都会遇到的情况,读了点书,还没入门还缺少临床实践的情况下,七大姑八大姨就会来找你看病,偶尔蒙对了就会自信满满,仿佛什么都不在话下。而其实医学非常深奥,越干就越是谨小慎微,不轻易下结论。因此要全面了解疾病,对它的常见表现要了解,对它的非典型表现也不放过,还有并发症合并症。
  其次对于一些不易解释的的临床表现一定要有广泛的思考,例如那个头晕的亲戚,即使是医生对于血管性疾病我们也还是普遍缺乏认识和警惕性的,当然也与血管性疾病相对不容易诊断有关系。最后检查一定要仔细,对于病人的主诉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善于从疑点寻求突破口,再善于进行检查以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