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防治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有5-10年以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并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其他并发症时可考虑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根据糖尿病肾病病程及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可分为5期。第Ⅰ-Ⅱ期:临床无明显表现。第Ⅲ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期:尿微量白蛋白排泌率(UAER)20-200ug/min,血压开始升高。第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出现大量蛋白尿(UAER>200ug/min),血压明显升高,肾功能下降。第V期:终末期肾衰竭期,需要透析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重点是积极控制血糖达标,定期进行糖尿病肾病的筛查。对于存在微量白蛋白尿或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病人,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均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对于进入终末期的糖尿病肾病病人(第V期),或出现难以解决的容量负荷过多、高血压,低蛋白饮食导致的营养不良等均应及时开始透析治疗。

  1、饮食治疗:低盐、低脂饮食是糖尿病肾病的饮食原则,存在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同时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过量的蛋白质摄入可增加肾小球的高滤过,促进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摄入的蛋白应以高生物价蛋白为主,如瘦肉、牛肉、鱼、鸡蛋等。限制食盐摄入量,食油以植物油为好。若肾功能明显异常,还要限制一些含钾较高的食物。

  2、体育锻炼:根据病情进行适当运动。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进行以快步行走为主的有氧运动。避免长时间强度大的能持续升高血压的运动。若出现白蛋白尿就不宜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治疗。

  3、控制血糖:根据患者病情,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口服降糖药或也应用胰岛素。有肾功能减退者不宜使用双胍类降糖尿药,以免产生乳酸性酸中毒。对于口服降糖药不能很好控制血糖及肾功能损害明显者,应早用胰岛素治疗。但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要注意,因进食不足及胰岛素灭活减退,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又因为肾糖阈升高,即使血糖升高,但尿糖经常阴性,故此时应当经常监测血糖,以便调整胰岛素剂量。

  4、控制血压:降压治疗应从限制盐的摄入、减轻体重、戒烟酒开始。血压控制的目标值为低于130/80mmHg,如果尿蛋白≥1克/天,血压应控制在甚至125/75mmHg以下,使肾功能下降速度得以减缓。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不仅可以降低系统高血压,还可以减少尿蛋白,延缓肾脏病变进展。

  5、纠正血脂紊乱: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达到2002年亚太地区血脂控制良好的目标,即总胆固醇<4.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mmol/L、甘油三酯<1.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