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期肺癌的治疗报告

  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而且每年人数都在上升,其治疗也日益受到重视,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约占肺癌的80%,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多属晚期(Ⅲ、Ⅳ期),以采用以放、化疗为主。多西他赛是半合成紫杉醇类药物,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相同,稳定微管作用比紫杉醇大2倍,抗癌谱较广,对多种肿瘤均有显著临床疗效。我院选择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30例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09年2月我院30例Ⅲ期肺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证实。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在38~70岁之间。按国际TNM临床分期标准,ⅢA

13例,ⅢB17例。病理类型:鳞癌18例,腺癌10例,鳞腺混合癌2例,所有患者无其他抗癌药物应用或放射治疗史,均为初治。

  预计生存3个月以上,有可评价的临床或影像学观察指标,可评价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无异常。化疗二周期后评价疗效。

  治疗方法

  多西他赛75mg/O静脉滴注,1次/天,用药前1天晚肌注地塞米松5mg,后1~3天,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共4天,防止过敏及水肿发生;顺铂25mg/O静脉滴注,1次/1~3天,21天一周期。化疗前30min肌注异丙嗪25mg,静点西咪替丁400mg,给予阿扎司琼止吐,同时水化、利尿,必要时用集落刺激因子支持。完成2个周期后复查胸部CT等评价疗效及毒性。

  疗效评价及毒副反应观察标准

  近期客观疗效按WHO标准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稳定)和PD(进展)。患者每周查血常规1~2次,每周期治疗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疗程结束后做全面检查。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有效病例4周后确认疗效。毒副反应按WHO标准分0~Ⅳ度。

  结果

  近期疗效全组30例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无变化(NC)11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OR)为40.6%。

  远期疗效30例患者中19例存活达1年以上,1年生存率63.3%。

  毒副反应毒副反应按WHO统一标准分为0~Ⅳ度,全组患者毒副反应较轻,

  病人耐受性较好,无治疗相关死亡。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和血红蛋白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73.3%(22/30)、26.6%(8/30)、43.3%(13/30)。预防性应用止吐药物、利尿及保肝药物,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轻微,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脱发。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临床上确诊时大多数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多采用全身化疗进行治疗。化疗能改善晚期NSCLC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目前没有可替代化疗的其他治疗措施。化疗药物包括长春瑞宾、紫杉醇类和吉西他滨等。

  多西他赛属紫杉类的新一代化疗药物。多西他赛是半合成的紫杉类化合物,能促进微管聚集,增加微管稳定性,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相同,稳定微管作用比紫杉醇大2倍,抗癌谱较广,对多种肿瘤均有显著临床疗效,国际上多个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已显示出其疗效在32%~39%之间。

  顺铂被认为是非小细胞肺癌最基础药物之一,单药有效率20%左右,根据对52个随机临床研究荟萃分析,以顺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能明显改善生存期,目前化疗大多数以铂类为基础。而多西他赛与顺铂联用治疗比单药更具有优势,本组30例中远期疗效1年生存率为63.3%。

  本研究中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的有效率为40.6%。该方案一个曾经令人担忧的毒副作用为过敏反应,但在预防性应用地塞米松之后,本组试验均未出现水肿等并发症,说明预处理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几率极低。综上所述,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肿癌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