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B超报告中TI-RADS的意义

  TI-RADS是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
  TI-RADS 最初由Horvath 等于2009 年首先提出。这种分类系统建立在美国放射协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的基础上。它将甲状腺结节特有超声表现重新组合,并根据恶性程度分为TI-RADS 1-6 类。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TI-RADS标准,不同的学者建立了自己的评价体系:
  Horvath 等将结节的FNAB 结果和定义的超声分型联系起来,产生了TI-RADS 分类( 普通甲状腺病理学TI-RADS 1-6 类,结节TI-RADS 2-6 类) 。建立以下分类:
  TI-RADS 1 类: 正常甲状腺;
  TI-RADS 2 类:良性( 恶性率0) ;
  TI-RADS 3 类: 良性结节可能( 恶性率< 5%) ;
  TI-RADS 4 类: 可疑结节,4类可分为4a( 恶性率5%-10%) 及4b( 恶性率10%-80%) ;
  TI-RADS 5 类: 恶性结节可能( 恶性率>80%) ;
  TI-RADS 6 类: 分型包括活组织检查证明的恶性结节。
  Park 等总结了12项甲状腺超声声像图特征,并根据其将甲状腺结节分为以下6 类:
  TUS 0 类: 无结节;
  TUS 1 类: 高度提示良性( 恶性率0-7% ) ;
  TUS 2 类: 可能良性( 8%-23% ) ;
  TUS 3 类: 不确定( 24%-50% ) ;
  TUS 4 类: 可能恶性( 51%-90% ) ;
  TUS 5 类: 高度提示恶性( 91% -100% ) 。
  Kwak 等总结出了5个甲状腺结节恶性特征,参照BI-RADS 恶性风险程度分类系统确立了以下分类:
  TI-RADS 1类:阴性(无任何异常)(恶性率0);
  TI-RADS 2类:确认良性病变(恶性率0);
  TI-RADS 3类:( 无可疑超声表现) (恶性率1.7%);
  TI-RADS 4类:
  4a( 1个可疑超声表现) (恶性率3.3%)、
  4b( 2个可疑超声表现) (恶性率9.2%) 、
  4c( 3 个或4 个可疑超声表现) (恶性率44.4-72.4%);
  TI-RADS 5类:( 5个可疑超声表现) (恶性率87.5%)。
  也有单位采用:
  0级:临床疑似病例超声无异常所见,需要追加其它检查。
  1级:阴性,超声显示腺体大小、回声可正常,无结节、亦无囊肿或钙化。
  2级:检查所见为良性,恶性肿瘤风险为0%,均需要临床随访。
  3级:可能良性,恶性肿瘤风险为<2%,可能需要穿刺活检。
  4级:恶性的可能比例为5~50%需要结合临床诊断!
  5级:提示癌的可能性最大,<95%
  6级:细胞学检出癌症。确诊为癌!
  甲状腺结节分级:
  1级:形状规整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结节,内部无血流信号。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囊内出血。
  2级:形状规整的囊实混合性回声结节,实性部分有血流信号。多见于滤泡型腺瘤、腺瘤性结节。
  3级:形状规整的均匀实性回声结节,有时在被膜或结节内可见到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多见于滤泡型腺瘤、腺瘤性结节、分化型癌。
  4级:形状不规整的实性回声结节,有时在被膜或结节内可见到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多见于分化型癌。
  5级:形状不规整并有腺外浸润的实性回声结节,有时在被膜或结节内可见到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多见于分化型癌。超声下甲状腺结节的癌变征象包括:缺乏晕环征;实性低回声;回声异质性;边缘不规整;发现微钙化;腺体外浸润;内部高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