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菲尼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是什么?

  索拉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能同时抑制多种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表面的激酶,包括RAF激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KIT和FLT-3。
  索拉非尼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它又可通过抑制VEGFR和PDG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作为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肝癌治疗的靶向药物,索拉菲尼在多项研究中均显示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索拉菲尼主要用于中晚期肝癌失去手术机会的单药治疗或联合TACE治疗,术后复发的治疗,也有不少医生建议在肝癌切除术后应用索拉菲尼进行预防性治疗。非根治性肝癌切除手术后应用索拉菲尼已被大多数医生认可,但是对于根治性切除手术后应用索拉菲尼是否使患者获益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索拉非尼引起的常见不良事件包括皮疹、腹泻、血压升高,以及手掌或足底部发红、疼痛、肿胀或出现水疱。在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与治疗有关的不良事件有腹泻、皮疹/脱屑、疲劳、手足部皮肤反应、脱发、恶心、呕吐、瘙痒、高血压和食欲减退。在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3级和4级不良事件的数目分别占不良事件总数的31%和7%,而安慰剂对照组患者则分别为22%和6%。导致患者用药减量或停药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和肝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