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血糖不再升高

1、糖尿病并非不可治愈,而在病因无法解除

  因为,大量医学研究表明,不管是否存在遗传或先天因素,多数糖尿病,其中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均曾经血糖、胰岛功能非常正常。与此同时,不管病情多重,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仍然存在自身胰岛功能,并且在合理糖负荷的条件下,一般都会有所恢复。这也是为什么血糖较高时,医生建议早期使用胰岛素的重要原因。道理犹如人体患病需要休息一样,带病工作或反而增加劳动强度,往往导致病情加重。即:虽然糖尿病与遗传有关,并且病因加起来有百条之多,但其原本也可以不发病。或就是已经发病,只要负荷不高,胰岛功能也可自身修复。

  换句话说,糖尿病并非不可治愈,关键在于解除病因。胰岛功能并非不能修复,关键在于减轻胰岛负荷。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糖尿病并不只有血糖问题,而是糖尿病本身病因、其所导致的系列代谢紊乱及其并发症形成机制全部与饮食有关。与此同时,医生既不能不治疗,患者也不能不吃饭。因此,合理饮食或控制患者饮食内容,使其既能解除糖尿病因、满足人体需要,又不致造成胰岛功能太大负担,就成为其基本原则。并且也是其疾病治疗最为重要的对因处理方法。否则,糖尿病便无法治愈。因为,缺乏对因治疗的所有疾病都会无法治愈。除了一些自限疾病,但糖尿病却不在此列。

与此同时,由于伴有高血糖患者需要与降糖药物配合。所以,餐后血糖稳定便是其同样非常重要的另一项饮食基本原则。因为,所有药物疗效都与剂量有关。因此,餐后血糖不稳不仅意味着患者随时可能出现低血糖,同时也意味着其血糖失控,或为了避免低血糖,医生们从一开始制订治疗方案,就不敢或不能有效控制血糖。

  然而,大量医学研究却表明:目前多数糖尿病患者饮食不规范、餐后血糖不稳定。因此,糖尿病遂成无法治愈疾病,并且并发症无法阻止。因为,病因不除良医难助。血糖不稳,干扰用药,危害难免。

  2、现代营养科技经过百年发展,糖尿病饮食治疗早有明确标准

  自从发现糖尿病以来,营养学对于其各种病理的探讨及其研究从未中断。经过在经历了最初的限制所有食物,到后来主要限制糖类,再后来放开主食、保证糖类、增加蛋白、限制脂肪、设定其中脂肪酸的比例等漫长、复杂与艰难的过程之后,已于上世纪90年代末将糖尿病饮食治疗与控制标准锁定在:总热能满足患者理想体重需要,蛋白占其15-20%,并保证优质蛋白一半以上;碳水化合物占其55-60%;脂肪占其25-30%,并保证饱和、单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至1:1:1等。标志是199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联合发布,同时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公认的糖尿病饮食指南。其间,不仅经历了大量血的教训、患者的痛苦及其总结,并且也是数不清营养学家及其医生们的共同努力、探索与发现。与此同时,近年的营养研究进展,发现了血糖变化不仅与所选食物中的糖类、摄入总量、食物加工处理方法有关,并且也与其伴随食物成分、摄入方法及其时间等同样关系密切。

  这是一个以患者理想体重为控制目标,能量物质构成相对于健康人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标准。因为,总能量超标是糖尿病病因、脂肪代谢双亢进与蛋白质被过度消耗等是糖尿病基本病理。即:由于糖尿病的基本特征是糖代谢障碍、产能不足及其延时。因此,便会导致的脂肪与蛋白质为代替其产能而更多消耗。前者的结果会导致脂肪频繁在血管内流动,因此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病;后者由于容易导致人体组织细胞更新、免疫物质合成等缺乏原材料,因此被称为营养代谢紊乱。

近年由于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可以有效延缓、减少糖类、脂肪等在肠道被分解与吸收的速度,从而产生降糖、降脂作用。因此,多数建议增加饮食膳食纤维数量,但总量不宜超过每日30克。所以,也可以将其列入饮食基本要求。即:饮食特征为二高二低(蛋白质、膳食纤维高。脂肪和糖类相对低)。但由于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其本身不是营养。实际上,由于存在血糖升高的患者还需要与降糖药物配合。否则,其本不能安全与有效应用。因此,其还一条是保持餐后血糖相对稳定。即:一稳定。

  目的是解除糖尿病因、纠正代谢紊乱、预防与终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机制。所以,患者需要按一定营养标准吃饭,并且还要控制影响血糖变化的许多相关因素。

  3、饮食管理方法落后,导致糖尿病防治陷入困境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到的饮食控制目标。因为,大量医学研究表明,约略知晓其是怎么回事的人极少。因此,能够做到饮食达标的糖尿病患者则少之又少。那么,是什么导致虽然人人知道糖尿病与饮食有关,但却人人放弃饮食控制,从而导致糖尿病缺失了其最为重要的对因治疗原则及其方法呢?关键是方法落后。

  即:由于目前主流医学饮食控制与管理方法,仍然停留在原始食物阶段。因此,不仅实施过程非常容易发生变形,并且患者的依从性非常不好或其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患者不仅有学习之难、改变生活习惯之痛,实际上还有许多食物加工条件根本无法具备,并且一般医院同样无法实现。

  原因在于自然食物营养不合理、相关成分不稳定。并且实施过程需要既有能力局限,也有条件限制的患者自己解决。因此,也便出现了患者饮食失控、糖尿病对因治疗失败及其对于其治疗的严重影响。

  例如:最现实的问题之一,就是患者从此便不能再与其健康的家人及朋友等共享一样的食物或需要另做饭菜。因为,实现糖尿病饮食控制目标,不仅食物搭配、选择、改造复杂,同时满足了蛋白需要,多数患者已经没有足够改善饮食风味的烹调油可用,甚至已经无法实现其治疗所需要的不同饱和度脂肪酸构成比例。所以,不仅患者不能再与其健康的家人、朋友等,共享正常使用了烹调油的饭菜,并且大部分早已根本无法达标。尽管如此,这样的生活仍然几乎无人能够坚持。

  然而,困难并没有到此为止。因为,食物在自然状态下非常容易受品种、产地、土壤、气候、食用部位、加工处理方法等各种因素影响而有较大成分变化。现代饮食环境条件下,更增加了食品添加剂等不可控因素及其对于治疗的干扰。而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仅患者在其家庭环境条件下无法实现。实际上单靠医院与营养师,同样无能为力。

  然而,虽然不合理饮食不像药物毒副作用那样直接而强烈,但同样也是自然规律,因此并不会因为患者正确饮食有困难就心慈手软。所以,糖尿病治疗便进入了怪圈。与此同时,实际上只要与需要控制饮食有关,几乎所有疾病全部如此。例如:我国同时有还2亿以上体重超重人群、1.6亿高血脂患者,以及大量将会发展成为糖尿病的糖耐量低减者。

  换句话说,之所以出现目前的糖尿病治疗困境,主要与我们目前主流医学所使用的饮食管理技术落后,或无法帮助患者有效控制饮食、铲除病因、纠正代谢紊乱有关。

  4、对因治疗缺失,葬送我国70%糖尿病防治成果,控制血糖成为世界之难

强化降糖、降脂无法有效阻止与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症。原因仍然是饮食不能与其治疗相匹配。因为,导致其的原因是

(1)严重低血糖事件的显著增加,导致其受试患者的死亡率,反而显著高于其血糖控制水平较差的对照组;

(2)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体重显著增加,进而无法控制血脂。

  为什么?都是饮食不规范、餐后血糖不稳惹的祸。为什么?因为,药物既没有办法解除病因、减少糖负荷,也没有办法有效阻止营养之间相互转换、形成其并发症发生机制。甚至,在患者营养摄入不合理的基础上,不恰当的药物使用本身也会成为其并发症重要诱发因素。

  例如:

  (1)胰岛素、胰岛素促泌与增敏剂等,包括新近开发出的基于肠促酶胰岛素的系列药物,以及所有旨在恢复患者胰岛功能的所有治疗方法,只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将患者吃进体内的糖类转换为能量。而在糖类摄入过多的情况下,这些能量只能转换为脂肪。因为,人体糖原容量非常有限,而脂肪却是人体无法消耗能量几乎唯一储存与代偿方式。所以,部分患者会迅速体重增加,并伴随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的迅速异常;

(2)α-糖苷酶抑制剂只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抑制糖类分解、双胍类降糖药也只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将人吃进体内的糖类转移到人体正常基础代谢无法利用的周围与肌肉组织。而在患者糖类摄入较少的情况下,这样的治疗只会加重代谢紊乱并加速并发症发生。因为,糖尿病的基本病理是糖代谢障碍,而高血糖、高尿糖的另一面恰恰正是糖类能量不足。

  不仅如此,事实上糖尿病的其它并发症也是一样。如:伤口不长、感染难愈等,便同样由于糖类产能不足,蛋白被过度消耗,人体组织修复、免疫物质合成等缺乏原料所致。然而,由于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合成无法满足需要,所以只能从饮食合理摄入。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蛋白需求量较正常人相对要多。

  然而,由于目前主流医学饮食控制与管理方法,仍然停留在原始食物等较落后阶段。遂使糖尿病治疗缺失了其非最为重要的对因治疗措施,同时也使降糖治疗成为了世界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