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得了肺癌怎么办?

一般而言,孕妇得肺癌后,并没有特殊表现,大部分仍是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不过,有些孕期反应难以和肺癌症状区分,所以真正要诊断肺癌,还需要其他手段。 

如何诊断?

肺癌的诊断离不开影像学手段。作为孕妈妈,您可能会担心做检查是否有辐射、是否会影响宝宝的发育。其实,只要做好防护,大部分的影像学检查都是安全的,包括:

  • 胸片。胸片的辐射量非常低,研究证实,这么低剂量的 X 线不足以对宝宝的发育产生影响。但保险起见,可以用铅板保护腹部及以下的位置。
  • CT。CT 扫描比起胸片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准确率更高,目前临床上几乎成为肺癌诊断的常规检查。CT 有一定 X 线辐射,剂量比胸片更大,但单单扫描胸部是不会照射到宝宝的。不过,检查时同样可使用铅板保护腹部及以下的位置。
  • 磁共振检查。一般用于头颅和骨头的扫描。它没有射线辐射,您可以放心检查。
  • 组织活检。年轻、不吸烟的女性患肺癌,检测出可“靶向”的基因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取肿瘤组织确定病理类型、做基因检测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只是一种小“手术”,对身体的损伤也很小,正常情况下您是可以承受的。

如何治疗?

孕妇身体机能比较特殊,治疗时也需要考虑对宝宝的影响。

确诊后,您可能也有这样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能安全健康地足月分娩;另一方面又想让宝宝早点出生,尽早接受治疗,控制病情进展。这时,建议您咨询有经验的肿瘤科医生,同时求助有接诊高危产妇经验的产科医生,他们会帮您衡量提前和足月生产对宝宝的利害关系,和您一起制定最适宜的分娩和治疗方案。比如,您可能会担心肿瘤细胞会不会转移到宝宝身上,一项研究发现,孕期肿瘤转移到胎儿的可能性为 26%,所以产科医生可能会建议提前生产,降低转移的风险。

目前,常见的孕妇可采纳的治疗方式包括:

  1. 手术。适用于 I、II、IIIA 期的患者。虽然有风险,但只要术前做好准备,术中做好监护,手术反而是所有治疗方式中相对最为安全的。
  2. 化疗。孕期头三个月时,化疗有风险。此时胎盘尚未发育完全,化疗药物(比如铂类)可以透过胎盘对宝宝产生影响,甚至会增加流产的风险。过了这三个月,胎盘发育完全了,化疗药物透不过胎盘,宝宝就得以避开药物的直接影响。这时,化疗对宝宝的影响就是间接的了。比如,孕妇打完化疗可能会出现感染、贫血等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可能会对宝宝的发育产生影响,比如发育迟缓,最后出生时成为低出生体重儿。一项研究发现,8 名孕妇接受化疗后,没有出现肿瘤细胞转移到胎儿的情况。说明化疗对宝宝就像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3. 放疗。孕妇最好避免放疗,因为放疗过程会产生高能量的 X 线,对宝宝来说影响比较大。
  4. 靶向治疗。目前,还没有任何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纳入孕妇患者,所以并不清楚孕妇是否能安全地使用靶向治疗,因此也不推荐孕妇使用靶向药。不过有极少数的研究发现,孕妇使用厄洛替尼 (Erlotinib)、吉非替尼 (Gefitinib)、克唑替尼 (Crizotinib) 后,生下了健康的宝宝。不过,医生仍然建议您在诊断肺癌后取组织做基因检测,分娩后,医生会根据基因报告结果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总结下:肺癌有很多治疗方案,但并不是都适用于孕妇。您的年龄、肿瘤位置、类型、分期都是医生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当然,最重要的是您和家人的意愿。

孕妇一人病,风险两人担。我们希望,随着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大,未来的肺癌孕妇患者拥有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

共同作者: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白晓燕医生 郑媚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