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甲状腺结节到底会不会癌变?一阳指和蛤蟆功的故事

这两天有个新闻,说上海瑞金医院有个突破性研究,证明良性甲状腺结节不会成为甲状腺癌!很多读者后台问我到底怎么回事。

我认为:

  1. 这是个很棒的研究。它的思路和结论都很有价值,未来很可能让很多人避免过度治疗。
  2. 这是个小规模研究。目前说“100% 的良性甲状腺结节都不会变成甲状腺癌”,还言之过早。结合其它数据,说大多数良性甲状腺结节不会癌变,我认为是合理的。

无论如何,这是来自中国的优秀转化医学研究,为瑞金医院内分泌科宁光院士和王卫庆主任的团队点赞!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一)

这项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

甲状腺结节的过度治疗!

我们常说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这针对的是有恶变风险的情况。比如结直肠里面的部分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是结直肠癌的前身,因此体检时,如果肠镜发现息肉通常会推荐切除,这个操作让美国的结直肠癌死亡率显著降低。

但甲状腺癌有点不同。

随着甲状腺 B 超分辨率越来越高,被诊断的甲状腺结节也越来越多,接受治疗的也越来越多。

但长期以来,科学界都一直怀疑,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并不是甲状腺癌的前身。很多根本无需治疗的群众接受了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造成精神,身体,金钱三重打击。

一个重要的证据是虽然最近很多国家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暴涨 N 倍,但死于甲状腺癌的患者数量却没啥变化。这间接说明了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不会恶化,影响人寿命的。

但这个观点一直缺乏直接证据,所以没能改变临床操作。

瑞金医院这次的研究,就是提供了直接证据,说明良性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在基因层面是完全不同的。

(二)

提供了什么直接证据?

通过对几十例良性甲状腺结节和恶性甲状腺癌进行基因测序,科学家发现它们虽然都有突变,但二者的主要突变类型完全不同!

良性结节中不少有 ZNF148 ,SPOP 和 EZH2 等基因突变,但甲状腺癌里却完全没有这样的突变,相反,恶性肿瘤里比较多的是 BRAF 基因突变,而这个,良性结节里面又没有。

这直接证明了,至少在这次研究的样品里,恶性甲状腺癌绝不是良性结节发展来的。

因为肿瘤的恶化过程是基因突变积累过程,如果恶性肿瘤来自良性结节,那就一定保留有结节的重要突变。比如下图中,结节如果有 A,B,C 突变,那从它而来的恶性肿瘤一定也有 A,B,C。

但现在的结果却是下面这样。

唯一的解释就是恶性肿瘤其实另有来源,良性结节被冤枉了。

另一个重要信息是,ZNF148 ,SPOP 和 EZH2 这三种突变可以作为“良性标志物”。如果结节查出有这三种突变之一,那么是良性的概率非常大。无需激进治疗,积极观察是最佳选择。

相反的,如果发现 BRAF 基因突变,那几乎可以肯定是恶性甲状腺癌。当然也不用慌,只要积极配合科学治疗,治愈率依然很高。

菠萝最后讲个寓言小故事吧。

(三)

熊孩子的一阳指

一直以来,大家认为如果一个熊孩子偷东西,长大一定会变成恐怖分子,于是大家决定把所有偷东西的小孩都拿去喂鲨鱼,消灭在萌芽状态。

很多家长其实不想让熊孩子喂鲨鱼,因为它不仅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而且还得给喂鲨鱼的交钱。但也没办法,因为大家都说,万一小孩长大真成了恐怖分子,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一时间,鲨鱼饲养行业非常兴旺。

更让人担心的是,最近几年,中国被发现偷东西的孩子数量呈指数增长,大家觉得社会越来越危险。

但有人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1. 很多熊孩子被发现,纯粹是由于监视仪器越来越先进。现在连偷同桌橡皮的孩子也被抓去喂鲨鱼了。
  2. 大量数据证明,绝大多数偷东西的小孩长大后无害。纯粹只是一时好奇心重,心理不成熟,弄不好以后还会成为科普作家。

因此,很多人呼吁,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把熊孩子全部拿去喂鲨鱼。

但每次提出这个问题,都有人反对,理由是:

  1. 你咋知道恐怖分子不是从小偷小摸开始的?
  2. 即使只有 1% 的熊孩子会成为恐怖分子,你咋知道是哪个?宁可错杀 1 千,不可放掉 1 个!

瑞金医院的科学家为了救小孩,操碎了心,做了大量研究,终于发现了重要线索:小偷熊孩子和恐怖分子都会武功,但前者擅长一阳指,而后者却完全不会,反而擅长蛤蟆功。

这就说明恐怖分子不是从偷东西的熊孩子来的!

因为武功一旦学会,就不会忘记。如果恐怖分子从小偷来的,那他们肯定还会一阳指,甚至会进化成六脉神剑!

既然现在发现他们完全不会这套武功,而是蛤蟆功资深玩家。说明熊孩子是南帝一派,而恐怖分子主要来自西毒一支。

果然,这么多年,好多偷隔壁铅笔的儿童都被错误地投喂了鲨鱼!

另外,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确定 100% 熊孩子不会变成恐怖分子,但我们知道,如果发现小孩会一阳指,那就知道他们以后成为恐怖分子的可能性极低,不应该拉去喂鲨鱼。

一阳指,就是个“熊孩子安全指标。”

既然恐怖分子是西毒欧阳锋一派,那我们要留意的,并不是偷东西的熊孩子,而是那些给同桌下毒的熊孩子!

希望大家看懂了。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四)

下一步做什么?

这次的研究毫无疑问是个很好的早期尝试。但要改变临床实践,防止过度治疗,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事儿。

  1. 最重要的,结果需要大规模验证。这次试验只用了一家医院几十位患者的样品,算是试探性工作。需要更多医院,更多数据。
  2. 需要找到更多“安全标志”。只有 26% 左右良性甲状腺结节携带 ZNF148 ,SPOP 和 EZH2 这 3 种“安全突变”,余下的 74% 如何判断?会一阳指的熊孩子安全,那会打狗棒,会弹指神通的熊孩子安全么?
    • 每一位甲状腺结节患者都希望准确知道,到底是良性,无需治疗,还是有恶化可能,需要提前处理。
  3. 乳腺结节和肺部结节都有非常类似的问题。通过基因检测,来发现他们的“安全标记物”,非常重要。

还是那句话,中国有非常好的医疗资源,如果科学家好好利用,一定能有杰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