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懒癌”有时也凶残

现实中,因为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一个人的生命终点何时到来,以什么方式到来。

有些脑洞大开的人,也许能想象出一些有关“死亡”的戏剧化场景。但有一种癌,让一些人年纪轻轻就提早看到了死亡的影子,也因此更加珍惜生命。

这个癌,就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作为最轻的一种癌症,患者的十年存活率非常的高,几乎是所有癌症里面最高的。

的确,与肺癌、胃癌、肝癌等大家熟知的恶性肿瘤相比,甲状腺癌的生长和转移比较缓慢,大多数患者的10年生存率超过90%。 

这么高的生存率,甲状腺癌细胞“真不给力”,看来传说中的“懒癌”非它莫属了。

得了“懒癌”,是幸运还是不幸?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个数字。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我国甲状腺癌患者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想想真可怕。

接着我们再看两个数字:2013年,全国甲状腺癌新发病人数大概14.39万,死亡人数6518。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之间十几倍的差距,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这是甲状腺癌作为“懒癌”的特点,但矛盾也在于此:绝大多数患者一方面庆幸自己得了结局“最好”的癌症,另一方面也不得不经历长期治疗,紧绷神经提防癌细胞卷土重来,很难说是一种幸运。

归根结底,虽然甲状腺癌不像肺癌、胃癌那些老大哥们“努力”、“勤奋”,但仍是恶性肿瘤,其中大概有1%~2%的未分化癌,很早就出现了转移,有些患者甚至连手术的机会都没有……

不是所有甲状腺癌都是“懒癌”

关于甲状腺癌,我们经常会听到“分化型”、“未分化型”的概念。甲状腺癌是不是“懒癌”,取决于癌细胞自身的变化,是循规蹈矩,还是诡异莫测?

人体内很多细胞一开始像个婴儿,不会瞬间长成大人模样,而是需要一个过程。来源于甲状腺的癌细胞,如果在“分化”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就停留在“幼稚”阶段长不大了。

造成的结果是,“分化型”(或称为“高分化”)肿瘤细胞跟原来的正常细胞相似,生长和扩散速度比较慢;而“未分化”的肿瘤细胞由于生长周期短,可以“速成”,虽然个个都是“残次品”,但生长和扩散速度非常快。“低分化”则介于两者之间。

都说甲状腺像一只蝴蝶,我们可以用下面这张图来反映三类甲状腺癌有什么不同。

可以看出,随着分化程度降低,蝴蝶的形态越来越走样,癌细胞的生长也随之失控。未分化甲状腺癌,肯定不是“懒癌”了。

甲状腺癌的主力军——占全部90%以上的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都属于分化型,女性患者比较多。还有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髓样癌,约占全部甲癌的5%,恶性程度比乳头状癌高,还有可能引起内分泌问题。

“懒癌”的另一层含义

把甲状腺癌叫做“懒癌”,还隐含另一层意思,这要从甲状腺的功能说起。

甲状腺是长在我们脖子前方的一个内分泌器官,形状像蝴蝶,主要分泌甲状腺激素。一看见“激素”这两个字,我们就知道甲状腺的作用不简单。

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和发育,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如果胎儿发育缺少了甲状腺激素,神经系统可能会出问题,婴儿出生后智力低下,身材矮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呆小症”。

如果成年人缺少了甲状腺激素,那么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变慢,可能出现体重增加、感觉迟钝、记忆力减退、终日思睡、害怕寒冷、厌食腹胀等一系列问题,不就像人“变懒”一样吗?

甲状腺癌把人变“懒”,与治疗方式有关。要想治愈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干净是最重要的,如果甲状腺癌侵犯比较严重,发生了淋巴结转移,就要把全部甲状腺切掉,而且要对颈部的淋巴进行清扫;如果肿瘤比较小,也可以保留一小部分或一小半甲状腺。

切除了甲状腺,就等于把甲状腺素“工厂”拆了,而别的地方也不生产。为了避免人“变懒”,患者需要长期补充甲状腺素,一般是人工合成的左甲状腺素(也称为左旋甲状腺素、左甲状腺素钠)。

补充甲状腺素,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吃一辈子药甚至成了很多患者的宿命。

直面“懒癌”,你比想象的更勇敢

其实,甲状腺癌远不止“懒癌”说起来这么轻松、简单。

从“这个结节不太让人放心”,到“为什么是我”,再到“被阴云笼罩”……即便是在不起眼的癌症面前,人也要迎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般的大考验。对于甲状腺癌,手术的风险大小、癌细胞转移与否、终生服药的煎熬、未来复发的可能等等,就像是一道道关卡,要想顺利通关,仍然需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坚韧和努力。

邱晨说,“跟疾病和‘死亡’的对抗,是一场无比漫长的长跑……直面死亡,才能对抗死亡。”

更何况,甲状腺癌离死亡还远着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必担心恐惧。只要积极治疗、密切随访,90%的甲状腺癌患者长期高质量生存不是梦。

哪些人容易得甲状腺癌?甲状腺癌遗传吗?

怀疑甲状腺癌,要做哪些检查?甲状腺癌能预防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腾讯医典肿瘤篇”,一键查询更多甲状腺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