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肾癌骨转移?

肾癌患者在进行根治性治疗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还需要做定期复查,如果发现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或AKP)升高或出现骨痛症状,就需要进一步骨扫描检查和相应可疑部位的磁共振检查(MRI),这样才能更快更准确地发现肾癌骨转移。

骨转移是晚期肾癌患者常见的转移部位,发生率约为 30%。肾癌骨转移不仅是预后不良的标志,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大约有 85% 的肾癌骨转移患者会出现骨折、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

症状表现

脊柱、四肢骨、肋骨、骨盆等部位是常见的骨转移部位,大部分骨转移患者首先表现出的症状是骨骼疼痛,而且会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晚上最为严重,以腰背部疼痛表现最为明显,但是大部分会被误认为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髋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在此提醒患者,只要出现这些部位疼痛,一定要重视,及时就诊。

治疗原则

对肾癌骨转移应采用综合性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对肾癌的系统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新型免疫治疗)、疼痛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

手术治疗

骨转移瘤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生命、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预防或处理病理骨折、解除神经压迫,包括微创及椎体成形治疗。

体外放疗

是比较传统的治疗手段,止痛效果比较好,可有效防止椎体骨转移比较严重的患者出现截瘫,但是对于破损骨质没有修复作用。

双膦酸盐

双膦酸盐通过延缓骨破坏,减少或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支持治疗手段。

癌痛治疗

骨转移瘤属于晚期癌症,患者中 50%~90% 发生疼痛,其中 50% 属于剧烈疼痛,30% 为难忍性剧痛。转移瘤患者的疼痛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外科姑息性手术以及遵从三阶梯治疗原则的止痛药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