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有可靠的肿瘤标志物吗?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增殖过程中,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由肿瘤细胞产生的物质,也可以是人体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医生可通过化验患者的血液、尿液等体液,来发现这些物质。

食管癌目前还没有特别可靠的肿瘤标志物,但两种或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诊断或筛选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临床上,医生可能会选择的标志物包括:

  • 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 糖类抗原 CA72-4
  • 糖类抗原 CA19-9
  •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SCC)
  • 细胞角蛋白 21-1 (Cyfra21-1)

需要查肿瘤标志物的情况大致有两种:

  • 针对疑似或治疗后的患者,标志物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帮助诊断或评估预后;
  • 针对体检人群,标志物作为一种筛查手段,也是起到辅助筛查、早期发现食管癌的作用。

怀疑食管癌,医生为何建议我查肿瘤标志物?

对于疑似患者,肿瘤标志物是一定要查的。具体原因有二:

1. 作为高危人群的辅助诊断工具

肿瘤生长到 2~3 毫米时,可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出来。它是发现无症状食管癌的重要线索,可作为一种辅助诊断工具。

在食管癌的诊断中,单独检测一种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比如,Cyfra21-1、CA72-4、CEA、CA19-9 的敏感性分别为 49.16%、30.89%、28%、18%。

为什么单一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这么低呢?大致有 3 个原因:1. 一种肿瘤可产生多种肿瘤标志物;2. 不同肿瘤或同一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可有相同的肿瘤标志物;3. 不同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的质和量变化较大。

所以,临床一般不会检测单一指标,而是打“组合拳”。两种或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将使结果更加可靠,敏感性明显升高。比如,Cyfra21-1和CA72-4联检,阳性检出率为65.00%;CEA 联合 CA19-9 检测敏感性可提高至 42%。

2.可用于已确诊患者的病情诊断、定期复查或疗效评价、预后评估

  • 分型和良恶性判断

在已确诊的肿瘤患者中,肿瘤标志物可帮助区分肿瘤的良恶性和类型。

  • 肿瘤的疗效评估

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明确手术、放疗或药物治疗是否有效。通常在治疗成功后,肿瘤标志物会明显下降。

  • 肿瘤的复发监测和预后判断

肿瘤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动态监测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判断是否复发。如果复查时发现,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首次检测值的 25%,应在 2~4 周后再测定 1 次。如连续 2 次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复发或转移。

肿瘤标志物复查

复查时间

复查次数

治疗后第 6 周

第一次复查

前 3 年内

每 3 个月检测1 次

3~5 年

每半年检测一次

5~7 年

每年检测一次

体检时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意味着什么?

体检查出相应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了食管癌吗?并不是这样的。

肿瘤标志物仅仅是肿瘤产生的一些相对特异或异常的物质,本身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没有影响。而且,某些良性疾病也可能伴随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所以,肿瘤标志物仅仅是诊断或评估疗效的辅助手段,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诊断才是诊断的金标准。临床上也没有针对肿瘤标志物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如果您在体检中查出肿瘤标志物升高,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及目前的症状,先看是不是良性疾病。如果怀疑是食管癌,会让您进行上消化道造影、胃镜等检查。

要了解更多诊断食管癌的方法,可阅读以下文章: